淮南市重点产业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形成了以开沃新能源专用车、陕汽淮南新能源重卡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引进德力、开沃、合众、陕汽、拓普、达因、坤泰、圣龙、雅虎、明然、航天锂电等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合肥经济开发区和淮南新桥国际产业园共建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已正式投产。合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绿色智造产业园、清洁能源储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汽车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重点围绕市内和合肥市的整车企业,引进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底盘零部件、附件及配套件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充换电设施、加氢设施等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已引进大神控股、华云数据、白山云科技等龙头企业。建成投用华东地区最大的中国移动长三角(淮南)数据中心、中科院大气所超算中心、煤矿安全大数据中心、中电科八所淮南光电产业园、阿里巴巴淮南云上数字经济产业园、华云云谷大数据产业园项目。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英众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园、高端显示模块系统、白山云盾服务全球中心、淮南能源数据中心正在加快建设。重点发展5G通信、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大数据等产业,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空天信息等产业,形成“4+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
已引进国晟能源、中环中清新能源等知名企业。推进“原材料-硅片-逆变器-电池组件-电站建设运维-新型储能-智慧能源”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引进高效电池片、高效组件、PERC电池、氢燃料电池;逆变器、系统集成、新能源装备制造、清洁发电、储能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
形成了以中安联合、嘉玺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引进中安联合、嘉玺新材料科技、摩纳珀里科技、安徽丰达新材料、北新建材、宏泰钢铁、珠海赛纬等知名企业。重点打造先进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先进钢铁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引进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功能膜材料、电子级化学品、锂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装修装饰材料、新型防水材料、新型绝热材料、低合金钢、轴承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形成了以凯盛重工、唐兴装备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引进中国建材集团凯盛重工、中信重工平安开诚、唐兴机械、万泰电子、文峰线缆等知名企业。重点引进煤炭综合采掘装备及煤机装备整体智能化、产业链延伸项目,非开挖设备等挖掘机械和工程机械及其基础零部件研制项目,工业机器人、智能测控装置、智能加工和特种焊接装备、军民融合技术装备等智能装备项目。
生命健康产业
已引进中国医药集团国瑞药业、振德医疗、绿十字(中国)生物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区。重点引进现代医药、健康教育与体育、现代医疗、健康养老、医疗器械、健康食品及保健品、现代中药、健康旅游等项目。
绿色食品产业
形成了以牛肉汤预制菜、豆制品为代表的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已引进中粮集团、温氏集团、牧原集团、美丽健乳业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围绕优质粮、畜禽、水产品、蔬果、豆制品、乳制品、食用菌等优势产业,聚焦生产端、加工端、市场端等关键产业链,重点引进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
文化旅游产业
已引进浙秀演艺集团、上海康强游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淮南子、花鼓灯、豆腐、寿州古城、八公山等特色文化、自然生态,通过“文化+科技”、“文化+数字”、“文化+创意”,重点招引创意设计、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旅游产品开发生产、主题游乐园、文旅小镇、度假酒店等项目。